•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首页|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固体污染治理|电磁辐射治理|放射性治理|其他污染治理 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遏制带血煤 山西小煤窑终结的背后

    访问: 工业污染 来源:互联网收集 2009-11-08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少数“煤老板”选择转让产权,进行转产转型,退出煤炭行业;多数则选择成为兼并后新企业的股东,退隐后台,不直接干预煤矿生产经营。“咱还是煤矿新主体的股东,但不再直接经营了,而是交给专业的管理团队。”高华说。一部分做大做强的民营煤炭企业也参与了兼并小煤矿。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廷亮说:“原来我公司21个小矿加起来才有120万吨的产能,现在整合成5个煤矿,产能达到620万吨!”

        过去人们诟病国有企业的“僵化体制”是否会带给新的企业?山西省社科院落能源所所长王宏英说:“大多数新企业是股权多元化结构,以资产为纽带构建有别于过去国有企业的新的体制机制。”新成立的企业将推行现代管理方法,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经营管理。小煤矿管理随意、安监漏洞百出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善。这不是简单的国企吞并民企或者“大鱼吃小鱼”,而是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传统煤炭企业。

        煤炭大集团主推的煤、焦、冶、电、化、建材等循环经济园区将相继建成。山西国土资源厅厅长李建功展望说:“在神华、同煤等大集团看到的‘矿区像宾馆,矿工像白领’不再遥远。”

        企业兼并:能否换得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问题是山西社会发展之痛。由于襄汾溃坝事件,省长被问责,轰动世界。然而除了生产安全问题,该省还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问题。煤矿事故对山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有人说,山西的煤是“带血的煤”、山西的发展是“带血的gdp”。

        山西“小煤窑”数量长期保持在五六千座以上,目前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仍占矿井总数的80%以上,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仅占煤矿总数的12%。据不完全统计,大约90%的煤矿事故都发生在地方小煤矿。


    标签:环境污染治理 交通污染 污染治理专家

    上一篇:河南招商推动产业转移 禁入高能耗项目
    下一篇:海南油管道泄漏事故跟踪 污染赔偿工作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