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首页|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固体污染治理|电磁辐射治理|放射性治理|其他污染治理 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堆肥小试研究

    访问: 生活垃圾 来源:中国环保信息网 2010-04-16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按粉碎的餐厨垃圾和锯末质量比为3∶1(可将混合堆料的含水率控制在55%左右)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小规模堆肥试验.其中,餐厨垃圾取材于北京工商大学香草餐厅,锯末购买于北京木材加工厂.实验材料的理化性质如表1。

     

    1.2 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设计的筒型堆肥反应器如图1,载料仓内径490mm、净高600 mm,一次堆肥量控制在100 l左右。

     

    该装置设计的主要特点为:

    1)装置设计有强制通风供气结构,多孔板下方设有100 mm气流缓冲腔,同时进气孔道管口向下弯曲、出气孔道管口向上弯曲布置,装置可以均匀通风供氧,同时底部有渗滤液排出管阀,可将渗滤液集中收集处理;

    2)装置设计有密封保温腔,尽可能减少热量流失提高堆肥效率,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还可以通过保温腔的进水和出水管道,通入40℃恒温水进行水浴加热;

    3)本装置设计有上、中、下3个取样口,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1.3 实验方法

    1.3.1 自然升温堆肥

    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堆料放入堆肥反应器中,用法兰盖板封闭后采取自然升温模式进行堆肥试验,反应器有保温腔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实验室温度约23℃。经前期平行模拟实验结论,本堆肥反应装置采取4 l/min的通风量持续供氧。每天从堆肥反应器的上、中、下3个取样口各取30 g堆料混匀后测定其理化性质,测定参数和方法如表2。浸提液则按烘干的固体样品:蒸馏水=1∶10(w/v)比例混合,机械振动1 h后,在离心机中按转速2 000 r/min离心10 min,抽滤制备。

     

    1.3.2 通入恒温水控温堆肥

    堆肥反应器中通入40℃恒温水,提高堆料的环境温度进行堆肥试验,方法与自然升温堆肥相同。

    2 结果与讨论

    2.1 小试装置内堆料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堆料温度随时间经历了升温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3个过程,如图2。通入40℃恒温水进行对比实验,其温度变化如图3。

     

    由图2可知,在第6 d时达到高温55.5℃,高温期(>50℃)持续6d且最高温度为60.5℃,可将绝大部分虫卵、病原菌、寄生虫等杀灭,达到堆肥产品无害化要求。通入40℃恒温水进行对比堆肥实验,由图3可知,第3d达到高温54.5℃,反应速率明显提高;最高温度为65.5℃且高温期维持了8 d,可将堆肥中常见的病原菌全部杀灭,热灭活效果更好。

    2.2 堆料水溶性氨氮含量变化对ph值的影响

    对于堆肥微生物来说,最佳ph值为6.0~8.5,本实验堆料的初始ph值为4.29,ph值和水溶性氨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

     

    由图4可知,堆肥初期嗜温菌(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解有机物中易分解的糖类、淀粉和部分蛋白质等产生热量,使堆层温度迅速上升。在此阶段,当细菌和真菌消化有机物质时,释放出乙酸、丙酮酸等有机酸,在堆肥的最初阶段,这些酸性物质会积累导致ph值下降;同时,微生物以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作为氮源,氮源被利用后产生h+,也促使ph值迅速下降,第2 d时堆料ph值下降为3.67,第2 d后堆料的ph值呈迅速上升趋势;堆料的水溶性氨氮浓度从307.70 mg/l下降到144.66 mg/l后呈迅速增加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嗜温菌逐渐受到抑制,活性逐渐降低,超过50℃后呈孢子状态或死亡,此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替代了嗜温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中易分解的有机质除继续被分解外,蛋白质、大分子的半纤维素、纤维素也开始分解。在此阶段,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质类有机物,产生大量氨氮,促使ph值回升,在第7 d时水溶性氨氮浓度和ph值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 867.92 mg/l和8.20.在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堆肥料中易分解的和较易分解的有机物已大部分分解,剩下的是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活动减少,产生的热量减少,温度逐渐下降,嗜温微生物又成为优势菌种,它对残余物质进一步分解,堆肥进入降温和腐熟阶段。在此阶段,随着蛋白质有机物彻底的降解以及堆料温度的降低,硝化细菌又成为优势菌种,水溶性氨氮浓度相应减小,反应器中堆料ph值逐步回落,最后在7左右窄幅波动。

    2.3 水溶性有机碳和有机氮对c/n的影响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通常不能直接利用堆料中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需将其分解为水溶性成分才能加以利用。堆肥中水溶性碳氮比(即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氮) 的变化,比固态的c/n更能反映堆肥进行的程度。堆肥初期,堆料水溶性碳氮比迅速下降,如图5,水溶性有机碳浓度迅速降低,如图6。

     

    由图5可知,第2 d水溶性c/n从55.65下降到39.26,可能是升温阶段微生物大量繁殖对有机物利用量加大。由图6可知,水溶性有机碳从166 741.00mg/l降到147 499.00 mg/l;水溶性有机氮,则由于氨化作用大量生成氨,使水溶性有机氮浓度在堆肥初期迅速上升,从2 892.30 mg/l升高到3 756.97 mg/l,致使水溶性碳氮比迅速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堆料中的有机物大量水解,水溶性有机碳浓度又迅速上升,第4 d达到峰值218 051.00 mg/l,然后迅速下降;对于水溶性有机氮,第4d水溶性有机氮达到峰值4 657.21 mg/l后缓慢下降,然后重复上升-下降过程。这一阶段水溶性碳氮比呈迅速下降趋势。降温阶段,水溶性有机碳和有机氮总体都呈缓慢下降趋势,但由于有机碳比有机氮的利用率高,所以,水溶性碳氮比仍呈缓慢下降。由图6可知,水溶性有机氮和有机碳浓度变化不一致,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与水溶性c/n的变化(见图 5)更接近,这说明水溶性有机碳对水溶性c/n的影响更大。

    2.4 总有机碳降解随时间的变化

    堆肥完成后,堆肥总有机碳(toc)含量较初始物料均有所降低,但并不显著,从53.45%下降到51.38%。其原因可能与掺入有机质含量过高的锯末有关。和餐厨垃圾相比,锯末的主要成分是难降解的木质素,餐厨垃圾中有机质的降解不足以引起堆料有机质的明显变化。

    3 结论

    1)采用本实验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自然升温堆肥,可使堆肥顺利升温,最高温度达到60.5℃,并且高温(>50℃)持续6 d,所得堆肥产品的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通过通入40℃恒温水提高堆肥的环境温度,可加快堆温的提升,提高堆肥效率和热灭活效果。

    3)采用本装置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可以避免强制通风带走大量水分引起微生物活性降低,影响堆肥效率。

    4)该实验初始堆料含水率为55 %左右,可以顺利升温灭活,同时产生的渗滤液较少,有利于堆肥的进行和环境保护


    标签:工业固废,固废治理

    上一篇:全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城市粪便预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