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首页|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固体污染治理|电磁辐射治理|放射性治理|其他污染治理 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环保信息网 > 污染治理 > 水污染治理 > 正文

    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访问: 水污染治理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11-30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色金属、钢铁和铝加工、焦碳、玻璃、电子、电镀、花肥、农药厂的废水及氟矿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氟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本文仅将常用的处理方法做一汇总,以飧读者。

    一、含氟废液处理方法一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二、工业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二

    本课题是研究高含氟废水的适用处理技术,以限制城市地区氟的排放量。实验从小试研究开始,并完成中试。提出了钙盐一电凝聚和磷酸一钙沉淀法的工艺技术及有关参数。

    电凝聚的混凝效果好、稳定、且易于控制,适于处理水量较小的工业含氟废水。

    磷酸一钙盐沉淀是一种共沉淀方法,生成的沉淀物为Ca5(PO4)3F.nCaF2,反应速度快,沉淀效果好。

    该法可直接用来对现有石灰沉淀法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可提高除氟率。

    本成果特点:工艺较为简便易行,且沉渣量较少,有推广价值。

    经专家鉴定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如推广将可防止水体氟污染,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三、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特点: 1、 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提高现有设备的除氟效率。2、 通过简单的工艺改造还可以实现氟、磷的同时去除。3、 方法简单、工艺可靠、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可减少加药量。

    本系统有关参数:停留时间:晶种预制槽10-60分;反应槽20-40分。加药量:氟离子浓度+300mg/l钙离子。

    含氟废水的处理存在出水水质不稳定、药剂使用量过多、污泥发生量多且含水率高等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标准ISO14000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含氟废水的处理问题已成为以大规模集成回路和液晶显示器等电子元件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工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有含氟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国外工作期间对常规的石灰法除氟技术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发现氟化钙沉淀的生成不是单纯地受溶度积的支配。实验结果证明,氟化钙沉淀的生成实际上是氟化钙晶体的形成的过程,在反应初期,特别是在原水浓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能否形成有充分数量的晶种是决定含氟废水处理成败的关键。研究发现,可以按照结晶理论通过设置预制晶种的步骤,也就是所谓的原水分段注入法(已申请日本专利)达到大幅度提高含氟废水处理效率的目的。由于该方法在不改变添加药品的种类,不增加药品使用量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除氟效率,该方法在旧厂改造以及新厂建设中都不断得到实际应用(在日本有十几例应用)。该技术曾在每年一度的日本半导体展览会上得到展出。

    四、矿山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矿山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含固体悬浮物和氟的废水处理,以铝盐或铝酸盐、高分子絮凝剂为聚集剂,以钙盐为辅助降氟剂,并将部分固体沉渣返回用作聚集晶种。其控制条件是按顺序加入辅助降氟剂、铝盐或铝酸盐、调整pH=6~8、混匀后再加入高分子絮凝剂,混匀后沉降分离固体渣与处理水,将部分沉渣返回到原水中形成连续的循环处理过程。可采用二段处理过程处理含悬浮物高的废水。药剂来源广、用量少,水处理过程时间短。

    五、燃煤电厂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燃煤电厂在湿式除尘过程中产生大量氟浓度高并且悬浮物(粉煤灰)超标的废水,如直接排放必然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或回用的要求。含氟废水的处理一般为吸附法、电凝聚法和混凝沉淀法等。其中混凝沉淀法应用最为广泛。

    粉煤灰是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每10000kW发电机组排灰渣量约1万t ,其中85%为粉煤灰。目前,国堆放的粉煤灰达4亿t以上,而且还以每年300多万t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粉煤灰利用率不到30%,而用于研制PSAA混凝剂来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报道甚少。利用粉煤灰研制的PSAA混凝剂处理热电厂含氟废水,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并达到了以废治废、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标签: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 污染治理

    上一篇:电镀废水处理心得
    下一篇:含氟废水处理技术阐述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