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杨龙来到这座位于中国黄土高原上的能源重化工城市,6年来一直在当地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工作。来山西前,杨龙对山西的污染有所耳闻,当时太原给杨龙的第一印象是“黑色”。
“那时,太原空气很脏,冬天非常呛人,嗓子经常干痒难受。”爱踢足球的杨龙,周末最喜欢和中国朋友去绿茵场上展示自己娴熟的脚法,“现在,太原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空气也变好了”。
记者手里有一组山西省环保局提供的数据,直接印证了杨龙的感觉:2003年,太原二级及以上天数181天,2008年增加到302天;反映空气污染程度的综合污染指数则由3.75降至2.42,下降了35.5%。截至9月21日,太原今年二级及以上天数已达到241天。
烟囱比树多,一度成为外界对山西的“黑色印象”。由于以煤炭、焦炭、电力等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迅速发展,加上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滞后,严重的污染问题遍布这个能源省份的城乡大地。
曾被称为“花果之城”的临汾,被煤矿、焦化厂、小炼铁厂的黑烟囱包围,即使是在白天,整座城市也就像笼罩在一层烟雾中。从2003年到2005年,山西的临汾、阳泉、大同连续3年进入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之列。
为此,从2004到2008年,山西关闭了321家小焦化企业,淘汰落后7000万吨;最多时超过1万座的小煤矿,2008年底仅保留了2598座,两年内还将关闭1500余座。近3年,山西累计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3893万吨,水泥行业落后产能158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