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污染不易扩散为亚运带来压力
据悉,为兑现“绿色亚运”的承诺,广州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亚运会期间,要在尽量少采取非常规措施的情况下,力争国控大气监测点和主要亚运场馆监测点每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即达到优良水平)。
广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近年来,广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等三项主要指标的年均浓度已连续五年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但是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环境压力仍然不容忽视。”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解释说,亚运会举办的时段正值秋冬季节,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及扩散。统计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冬春季节空气污染重于夏秋季节,广州市12月和1月空气质量相对较差,2月、11月和3月次之。根据广州市正在运行的9个国控监测点近5年的数据分析,在11月亚运会举办时段,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要实现每天每个点位均达标有相当难度,其中又以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实现难度最大,近五年尚未有一个点位能够达到在亚运同期时间段内每天都达标。
“为确保为参赛官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在现有空气质量基础上,广州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量和频次都要有大幅度提高。”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广州及周边将设立近80个监测点
据透露,为了实现亚运期间全面监控广州市、亚运协办城市和珠三角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目标,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环保部门正在联同气象部门,增设空气监测点。这些监测点位将根据区域划分为核心区和周边区两个层次。
其中广州市作为核心区域,共布设24个监测点,其中18个主要监测点的位置已经确定,其涵盖了所有的国控点和亚运场馆监控点,能够全面反映亚运期间广州市和运动场馆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
周边区域则涵盖了承担亚运项目的周边城市和珠三角城市,合计布设38个监测点,覆盖以广州为核心,包括佛山、东莞、江门、深圳、珠海、惠州、中山、肇庆、清远和汕尾等10个城市近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为了更全面地对环境空气成因进行分析,除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外,还设立了4个珠三角大气成分观测点、1个大气边界层观测点、3个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点和13个气象基准站协助进行观测。
以上近80个监测点构成了严密的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监测网络,覆盖范围达到了5万平方公里,是广州目前国控点所覆盖范围的100倍。通过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式观测所获取的环境质量数据和气象因子,将实时传送到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监测网数据管理平台进行分析预测。据悉,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可全方位多角度监测气溶胶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深入了解灰霾成因及光化学烟雾的反应过程,能为亚运期间出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此外,该站建立的空气质量保障预测预报系统在亚运期间能够预报未来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空气质量情况,能够满足各方面人员查询信息的需要。
利用长假模拟亚运临时措施效果
环保局有关负责人昨日还对记者透露,为了提前对亚运空气质量保障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环保局已经开始利用法定假期和重大社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自然变化的时机,组织开展亚运空气质量综合观测与保障措施测试演练。
据介绍,每逢重大假期,各类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减少,物流、人流的降低,都会带来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变化,其与亚运期间可能采取的车辆限行、工厂限产等手段产生的效果类似。环保局已在今年国庆节、中秋节启动了亚运空气保障综合观测与演练,在接下来的元旦假期、春节假期等法定长假,环保局也将开展监测演练,从而评估亚运空气质量保障污染控制措施效果。
演练期间,环保部门还将实现与气象部门的无缝对接,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大气成分与大气边界层观测、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城市气象观测与遥感观测与卫星资料分析,将环境因素和气象条件进行有机结合。
该负责人表示,考虑到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与群众实际感观在一定情况下存在差异,因此每次演练都将充分对评价结果与群众感观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点位的调整、监测项目的完善、标准的筛选等方式,力求使空气质量结果表述最大程度地贴近市民的真实感受。